据新华社消息股票的杠杆交易,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俨然一副不愿承认曾经的侵略罪行,是死不悔改的做派,真是令人气愤!
今天,是卢沟桥事变的88周年纪念日,笔者将用一万两千余字,从“日本为什么发动侵略战争”“卢沟桥的形势”“卢沟桥事变的序幕”“卢沟桥事件的爆发”“中国军人的英勇反击”“日寇利用谈判准备重来”“日寇边谈边进攻”“全国人民对第二十九军的支援”等八个方面,还原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戳破谎言。
一、日本为什么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无疑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威胁和打击。因此日本侵略者就企图趁中国统一战线未曾巩固时,发动侵略战争,逃避新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灭亡中国。
在日本侵略者侵华秘密文件中说:“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按:指人民革命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以期平靖。”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在1937年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原因。
为了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做了战争准备。国内一般的工厂都派有鞋厂的军事代表。所有的军事工厂,昼夜开工,赶制军火。
展开剩余96%为了便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还用外交手段来麻痹国民党政府。1937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考察团来中国,蒋介石亲自设宴欢迎。日本新任外相佐藤在下院申明日本的外交政策“仍然维持天羽声明之精神”,“要将华北变为独立区域”。这就是声明他坚持对中国的侵略政策。但国民党政府新任外交部长王翘惠,不仅不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政策,而还对日本驻华大使説:“本人热望调整中日国交。对佐藤外相演説,至堪钦佩,愿在事实上努力促其具体化。”
日本侵略者计划在1937年上半年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就在这年一开始,在华北地区已经开始了军事上的频繁活动。
根据当时的报刊记载:5月4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植田,在承德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在6日,植田又飞嘉卜寺会晤汉奸德王,商讨军事大计;8日,日军一旅团,开到热河省;10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26日,华北日武官以柴清野为中心,举行军事会议。
5月,驻天津的日军司令部,借着大演习的名义,成立了“临时作战课”,调遣军队,企图在北平郊区发动侵略战争,趁中国军队不防备时一举占领北平。驻天津的日军司令部,已在日租界内秘密组织便衣队。日租界内万国公寓、北洋饭店、亚洲旅馆等处,分设办事处,召集流氓,加以训练,以备配合军事行动。
当时,真是战云密布,日本侵略者在疯狂地准备战争。
二、卢沟桥的形势
卢沟桥,在北平广安门外西南二十六里的永定河上。永定河古称卢沟河,也叫黑水河。永定河的上游就是桑乾河,古称无定河(清朝康熙年间,才改为永定河)。
永定河常常泛滥成灾,不光淹没无数的田园,还隔断北平和南方的联系。因此七百年前,金朝费了三年的时间,修了这座长达六百六十尺有十一个水洞的大桥。桥,成了北平和南方的咽喉路径,成了历代军事的必争之地。
元朝的上都诸王忽剌台等入紫金关,游兵进逼卢沟桥,被燕帖木儿打败。
明朝的时候,燕王朱棣举兵靖难,建文帝派兵征讨,燕王为了诱敌深入,就撤退了卢沟桥的防守军。建文帝的大将見卢沟桥的防守军撤退了,不知是计,说说“放弃这个桥不守,我就知道他是没有军事眼光的人!”
1922年直奉军阀的军队,为了争夺这条要道,在这里血战五昼夜,死尸堆积如山,血把河水都染红了。
日寇侵略者在卢沟桥造事变,就是因为它的形势重要,便于据以扩大侵略中国的战争。
北平四面,有丰台、通州、南口、卢沟桥四个重要地方。当时东南两面的通州和丰台,已被日本侵略军占据,并在那里修建兵营,筑起堡垒和炮台,成为日本侵略军的根据地;形势险要而又是平绥铁路咽喉的南口,已在日本侵略者势力统治之下,随时可以从这里向北平进军。北平已经陷于三面包围的形势,只剩下西南面的卢沟桥了。
卢沟桥是华北和华中交通的咽喉,东到丰台,是平汉、北宁两铁路的接轨处,平汉线直接从这里通过。如果中国军队抵抗日寇的侵略和收复失地,无疑平汉线就成为主要的运输路线。
在当时来说,卢沟桥成为军事上最险要的地点。日本侵略者如果占领卢沟桥,同时把势力蔓延到宛平和长辛店,与丰台的日军连成一片,切断了北平和平汉线的联络,使北平孤立,然后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三、卢沟桥事变的序幕
国民党政府面对着日本侵略者频繁的军事活动,是丝毫不做准备的。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日军的侵略活动,早已给予了密切的注视。
5月里,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获得一个日本军部特务机关所发出的极机密的紧急军事调查测量计划。从这个计划调查的内容、范围和期限来判断,估计在六月间,日军可能在平、津、唐、保这个地区内,发动一个重大的军事侵略事件。
紧接着,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又获得一个重要的情报,就是得知翼东伪组织汉奸殷汝耕,为了准备配合日军的侵略行动,正在通州加紧训练特务。
日军驻在北平城外的军队,不断向城内开;第二天早晨再开回城外,动作极忙。大家都感觉到战争是迫在眉睫了。
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就把获得的这两份重要情报,“经由正在从事发动二十九军抗日工作的萧明同志之手,通过工作关系,交给了二十九军司令部参谋处”,要他们密切注意和防范。同时,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也动员群众力量,严重注意事态的发展。
6月下旬,日军和冀东傀儡汉奸政府,派了便衣特务二百多名,潜入北平,假扮成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学院、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藏在城内公寓和民房,企面窥机举行暴乱。通州一带的日军,也以演习为名,全部武装,开到北平城郊驻扎,城内东交民巷日本驻屯军也武装埋伏,准备配合暴动。
按日本侵略者的如意算盘,准备6月底的那一天深夜12时后,特务们鸣枪暴动,日军假借镇压暴动为名,开入城内,用迅速的手段乘机解除二十九军武装,里应外合,一举而攫取平津。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已经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当天上午,便四处派出便衣活动,在朝阳门附近的茶馆里,在车站附近,截捕日军和汉奸傀儡组织派来的特务数名,并搜出伪造红旗,就跟踪追迹,继续搜捕。在傍晚,悄悄地敏捷地把这批企图暴乱的特务,一网打尽,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全部暴露。日本侵略者企图搬用“九一八”时一举占领沈阳的办法来占领平、津的迷梦,被粉碎了。
结果,城内外的日军,白白地埋伏了一昼夜。
日本侵略者的军事阴谋败露后,双方关系更加恶化。北平城内每晚十一时戒严,日军来来往往,调动频繁。有时日军由东交民巷开出,我军由郊外开入,两军在长安街相遇,各占半街,交叉而过,双方侧目,互相示威。
这时,日本侵略者的阴谋计划并没有终止,仍在寻找时机发动战争。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序幕。
四、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6月的暴动阴谋被粉碎之后,阴谋在卢沟桥一带发动战争了。
早自“丰台事件”之后,日军就迫使中国军队从卢沟桥撤退,让出长辛店一带,几次交涉和争执,都遭到了中国驻军的拒绝。但日本侵略者并沒有死心,常借演习为名,在卢沟桥作军事测量和布置,企图占领卢沟桥,以便进一步控制北平。
当时驻在卢沟桥一带的守军,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何基沣将军的一旅人。何基沣是当时二十九军将领中比较有进步思想的。他识破日本侵略者的军事阴谋后,就密切防备。日军方面派出一个连来演习,他就派出一个营来监视;日军方面派出一个营来演习,他就派出一个团来监视。双方剑拔弩张,各不相让。
1937年7月5日,日本侵略军由丰台出发,到长辛店去演习,要求穿过卢沟桥头的宛平县城,当即遭到中国驻军的严词拒绝,相持了半天,日军才绕道城外回去。从此,形势更加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987年7月6日,三十七师的师部,接到了丰台中国驻军的情报,说日军今日出外演习,枪炮都配备了弹药,和普通的演习情况不同。何基沣将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派二一九团来监视。并命令该团全体官兵,如遇日本侵略军的挑衅,一定要坚决还击。
自“一二·九”运动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极为高涨,大批青年学生参军抗日。这样,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何基沣将军的命令下,在爱国士兵们积极要求抗日的情况下,二一九团全体官兵对日军的挑衅活动,也都极为愤慨,准备誓死抵抗,“愿与卢沟桥共存亡”。
这天,到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的,是日本嘉田部队的一个中队。这次“演习”,仍和平日一样,以宛平城当作“假想”的目标,演习了一阵。
晚上10时左右,日军集合归队点名时,突然扬言有一名士兵失踪,又说曾听到宛平城内响了一枪,这个失踪的士兵,一定是宛平县城内中国驻军开枪打死的。就以此为借口,当即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还开枪示威。
日军在夜间演习,如果真的有士兵失踪,必定不会远走,不久即归队;如果真的被人打死,尸首不能不在演习地点。今人、尸均未找到,为什么要进城搜查?为什么要中国驻军方面负其责任?不难理解,这是日本侵略军的军事挑衅。
当时已夜深人静,城门已经关闭了,如果答应日军进城挨家挨户的乱搜查一阵,必定会引起城内居民的惊慌,扰乱治安,何况日军提出的理由,显系捏造。中国驻军及当地政府,拒绝了日军进城搜查的无理要求。
这时,日军又自称看见一个中国军人在放枪后,逃进宛平城内。但并没有说明该士兵挟去日兵,也没有说明拖去被击毙的日军尸首。这样,日军“失踪”一名士兵为什么要中国军队负责?
中国驻军在日军演习时,为了避免误会,根本没有出城。同时,如果有中国军队出城,而时在夜间,遍地禾苗,日举又如何能看见他放枪,更怎么能看见这个士兵向城内逃走,何况城门早已关闭。因此,中国方面,再三婉言解释,绝不允许日军进城搜查。
然而,日军蛮横非常,声称如果不许入城搜查,就要强行武装入城。日本的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九郎,也在12时左右,两次用电话通知中国华北当局,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日本侵略者按照预定的军事阴谋,进行挑衅,蛮横要挟;华北当局忍辱退让,答应派人会同调查。但松井太九郎怕真的调查,破绽必露,就改变了口气,说失踪的士兵已归队了。
既然日军失踪的士兵已经归队,当然再无需进城调查。但松井太九郎声称,军队既然已经动员好了,殊难即行复员,仍有必要进城搜查。为了避免武装冲突,在日军的威胁下,华北当局终于让步,于是双方都派出人员前往所謂肇事地点,进行“调查”。
参加调查的人员,日本方面有特务机关副机关长寺平,驻平步兵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冀察政务委员会军事顾问樱井;中国方面有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参议林耕宇,冀察政务委员会交通委员周永业,和河北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王冷斋,所谓“调查”,仅仅是日本方面拖延时间,继续进行军事布置的一个阴谋而已。
在“调查”人员启行的同时,日兵三百多人,已从丰台方面奉命开到卢沟桥北,强占了宛平县城东北角的沙岗,实行布防,做射击准备。又破坏平汉铁路路轨,企图阻止二十九军的增援部队。还发炮射击卢沟桥方面的中国守军。
在“调查”人员到达目的地时;日方代表自知理屈,并无任何有利于日方的事实可以调查,即耍无赖手段,要求中国方面下令,把宛平城内驻军撤退在西门外,而日军进至宛平城东门外数十米达,双方再进行谈判。这种无理的要求,遭中国方面的严词拒绝。
双方争执结果,议定先进城内谈判,双方代表进城后,已是7月8日晨5时左右,各代表谈话未完,日军已鸣枪进攻。但中国的军队,当时并未还枪回击。不久之后,城西也有枪声蜂起。然而,城内的中国军队,仍未开枪还击,城内居民,也还镇静,等待谈判解决。
五、中国守军的英勇反击
日本侵略者既久已蓄谋发动侵略战争,日军在卢沟桥的挑衅,就是其深邃阴谋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然,“调查”“谈判”,也成为日本侵略者故意拖延时间以便调兵支援的一个手段。
双方进城谈判时,日军就鸣枪放炮,企图来加强谈判的压力。中国谈判者一面电告国民党中央及华北当局,并请示对付办法;一面与日方进行交涉。交涉的原则是:第一,主张和平;第二,不主张事态扩大,希望日军即行撤退;恢复常态;第三,这次事件的责任应由日本方面负,一切无理的要求,均严词拒绝,对宛平城的主权,决以全力维护,如果日军压迫不已,即作正当防御,实行抵抗。
日本方面根本没有诚意谈判,企图兵不血刃地占领宛平县城,表示宛平城内中国军队如不撤出,就要采取武装行动。
在双方谈判同时,日本方面即忙忙碌碌,调动军队,企图扩大战争。由山海关运一列车兵到丰台;由北平运坦克车三十多辆;由通州运兵三百多名;由天津用十六辆重型汽车运兵四百多名,开到丰台,转卢沟桥增援。其他大批军用物资,也纷纷运往前线。日军飞机四架,也飞往卢沟桥上空侦察。
日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就向宛平城猛攻,一直激战到8日上午9时半才停止。
日方“谈判”代表听到城外枪声很紧,知道日军已有补充和布置,就故意拖延时间,不愿达成有利于停战的任何决议。一直到8日上午11时左右,谈判毫无结果,交涉就告决裂。日军继续向卢沟桥增援,中国守军二一九团一面布置守城;一面请示办法。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电告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守城。该团就积极布防,掩闭东西城门,堆满沙袋,准备死守。
第二十九军能够违背国民党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挑衅,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实,第二十九军不是国民党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原是冯玉祥将军领导下的旧西北军的一部分,曾经在喜峰口对日军打过死仗,有一定的战斗力,对日本侵略者有一定的仇恨。
再者,这个部队又驻扎在冀察缓冲性的地区,宋哲元和他的高级将领,都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一方面跟着国民党的政策走;一方面对日本侵略者妥协让步。但日本侵略者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不得不使第二十九军的绝大部分高级官员有反感,加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迫使宋哲元和他的同僚们不得不对日本侵略军的进犯,采取了对抗的措施。
在中、日双方进行谈判时,日军森田联队副,忽然从城外派人持名片进城,要求中国方面出城谈判。当经双方下令停止射击,由林耕宇和寺平缒城而出,和森田面商,但仍然得不到要领。林耕宇等即回北平报告谈判经过。双方又开始射击,日军并用迫击炮向城内轰击。
8日下午1时,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开到卢沟桥附近,占领各重要路口。4时,日军驻平第一联队长牟田口,派人绕道进城送信,要王冷斋县长、吉星文团长及金振中营长出城亲商,遭到中国方面的回绝。
日军做了进一步军事布置后,牟田口又来信向宛平县城内守军要求三件事:
一、限即日下午八时止,中国军队撤退河东,日军亦撤退河西,逾时,即实行大炮攻城;
二、通知城内居民一律迁出;
三、在宛平城内日本顾问樱井及翻译官等日军人员,请其出城。
这是一封充满火药气氛的挑战书,但“调查談判”未曾结束,怎能放日本的代表出城,更不能撤退中国宛平县城内的驻军。这些无理要求,又遭驳回。
中国方面深知日本侵略者阴险狡猾,在拒绝日方的无理要求后,就和日方代表移到对门宪兵队去继续谈判。果然不出所料,刚迁移后五分钟,日军就发射炮弹向宛平县政府轰击。
日军一再开炮轰击,迫使素日接受抗日爱国思想的二十九军士兵们,忍无可忍,就坚决抵抗。二一九团的金振中营长,亲带一部分士兵,用绳梯爬出城外,一部经卢沟桥绕到西边;一部越到铁桥东边,向日军进行反击。
爱国的士兵们,都立下了“与卢沟桥共生死”的决心,士兵中的共产党员,更奋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短兵相接时,国军队气愤极了,放下步枪,持大刀、手榴弹冲锋,砍杀声、呐喊声与爆炸声震动四野,日军死伤很多。有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士兵,一连砍死了13个日兵,活捉一人。
这时,日军割断了宛平县城和外面联络的电线,但守城士兵不管上级命令如何,坚持奋勇砍杀。驻在西苑的何基沣旅,也开到八宝山,向五里店、大井村方面前进,截断了日军的后路,回龙庙和刘庄一带的日军也被击退。卢沟桥边的日军得不到接济,被歼殆尽。中国守军夺回了卢沟桥。桥上桥下日军尸横如垒。在卢沟桥附近火车站指挥作战的日本河边旅长,也几乎被活捉。
卢沟桥的战斗,中国军队用步枪和大刀,打退了几百日军的进攻,显示了中国爱国士兵的英勇善战,保持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击破了日本侵略者“四天亡华”的迷梦,鼓舞了全国的人民!
六、日寇利用谈判准备重来
卢沟桥一战,日寇受到了歼灭性的打击。但日本侵略者仍不甘心,于是把“和谈”当作手段,利用这个空隙,增援军队,卷土重来。
8日晚间,日军开始向宛平县城进攻。日军为了给中国军队以出其不意,在进攻前日方的谈判代表,还访问了北平市市长秦德纯(后来公开当了汉奸),声明卢沟桥事件是偶然发生,决不扩大;日军并无占领卢沟桥之意。虽然口头上表示愿意“和谈”,但没有提出任何具体主张,仅表示向天津军部请示后,再行答复。
日军在卢沟桥的武装挑衅,不料遭到中国军队的英勇反击,这才数次往返,与北平市当局协商。9日2时左右,日军代表见进攻宛平县城的战斗也不是意料中的一帆风顺,才放弃其坚持要我军撤出宛平县城的无理要求。9日4时左右,双方初步谈妥几项和平办法,总括为:
1、双方同时停止射击;
2、天明时日军撤回丰台原防,此一中队日兵以后不得在宛平县城附近演習习当另派他队代替;城内的二十九军防守部队撤往卢沟桥以西地带;
3、城内的防务,由二十九军交翼北保安司令部石友三部的保安队接防;
4、其他善后问题,以后继续协商。
日军方面为了事后便于撕毁协定,不签订任何条件及文字规定,只作口头商定。
双方商定的立即停战的命令下达后、日军还不断开炮,向宛平县城轰击。
9日上午9时,中日双方派出代表,到卢沟桥一帶监视换防撤兵的事宜。日方代表有中岛、樱井、笠非三,中国方面的代表有周永业、周思靖、林耕宇等。同时石友三所部的冀北保安队一百二十多名,也准备前往接防。
冀北保安队由营长贾朝毅带领,走到大井村西时,日军不遵守双方协定,开枪射击,班长李万杰、张世俭,队长祁彬卿、袁吉田等负伤,士兵程步云当场死亡。为了避免武装冲突,翼北保安队当即下汽车散开,但并未还击。
当经中国方面代表前往交涉,日军才停止射击,但关于日军击毙保安队士兵的事,日军方面以误为“增援”部队为借口,轻飘飘地推开其应负之责任。
冀北保安队到五里店附近,又遭到日军的阻击,经过交涉,只准通过50名,而且要把机关枪扣留,只准携带步枪,每人子弹30粒。而城外日军虽然略向后移,但无退兵模样,而城东军事要地沙岗的日军,仍未移动。经中国方面再向天津日军当局交涉,才准翼北保安队的不满二百名士兵入城,不过所带的机关枪,必须押运回平。为了避免扩大武装冲突,中国方面委曲求全,一再让步,在下午6时左右,冀北保安队才得进宛平城接防。
不满二百名的保安队由该队团副王挥尘、营长贾朝毅带领进城接防。
这时,日军河边旅团特派笠井顾问、广濑秘书和翻译官爱泽进城,名义上是带香槟酒向宛平县县长王冷斋祝谈判成功,而实际上是探查中国守军的虚实。在他们走后不久,经过查明,沙岗一带的日军并未撤退,二一九团得到情报,切实注意戒备,以防万一。
在沙岗一带监视撤兵的人员是周思靖和中岛、樱井。这时周思靖已先回北平,中岛、樱井也想匆匆离开,被王冷斋劝阻留下,处理日军未撤事宜,以尽其应负之责任。
日军为了争取时间,在停战的空隙,不断增援军队,并在10日晨2时左右,趁中国军队不防,忽然开枪射击,复围攻城。中国军队奋力反击,激战约半小时之久。
为了避免形势恶化,王冷斋就向日方交涉,要求停止射击。经中岛、樱井电询日军旅团部和联队部后,说什么因中国军队开枪东射日军,故日军不能不还击,日军绝无攻城企图。事后经调查,中国守军并未开枪。
日军一再背信弃义,开枪寻衅,显系别有企图。
10日晨8时,王冷裔和中岛、樱井又奉命回北平,商议未完成的事件。沿途日军并未撤退,而撤退的也去而复回。
双方代表到北平后,继续商谈。中国方面的代表为了完成和平,诚恳和日本方面的代表进行交涉,提出日军未撤退的原因,请注意讨论。日方代表初称是因为有阵亡尸体未找到,留此部队继续查寻,没有别的用意。如果仅仅为了查寻尸体,用不着这許多人,更不必携带迫击炮等武器。日方自知理屈,又狡辩説什么为了防备中国军队的射击,不得不多留部队警戒。不料正在进行交涉时,日军的增援部队已从天津、通州等地开到丰台;丰台的600日兵,也已经开到宛不县城附近,并携带山炮二十多门;东北辽宁方面的日军一万多名,已开进关内。消息传到了北平,日本方面的态度,又忽然转趋强硬。
中国方面为了停止战争,仍作最大努力,进行交涉,争取达成停战协议。但天津日本军部参谋长桥本群已经到北平,始终不和中国代表见面,日本方面的谈判代表,又故意推拖,在促成双方达成停战的具体问题上,不作任何努力,使中国方面几大次涉,不得要领。
10日下午3时左右,大批日军已由五里店占领大井村、小井村一带(距宛平城五六里,距北平彰仪门约十三里),割断电线,检查行人,断绝北平和宛平之间的交通。北平西郊石景山附近,也发现武装日军和便衣特务多名。北平城内的中国军队,也不得不作防守准备,在各重要街巷,加岗添哨,形势更加紧张。
日军在得到增援后,下午5时左右,发动了攻击,先用重炮掩护,日兵一中队百余人向卢沟桥进攻。中国军队,含垢忍辱已非一天,就奋起迎头痛击,坚不后退。参加战斗的金振中营长,腿上负伤,还坚持要带兵冲锋。进攻卢沟桥的日军,死伤惨重,仅有数人生还。
10日夜9时左右,日军五六百人,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并有山炮和小钢炮配合轰击,几次进攻,都被打退。在中国守军的英勇反击下,日军始沒有越过永定河一步。中国守军获得的战利品有载重汽车四辆,小钢炮两门。
这时,被击溃的日军,和日本增援部队、占领宛平县城西北三里多的佟王庄,和城东北五里店、大井村的日军,连成一线,与中国守军遥遥相对。
七、日寇边谈边进攻
7月9日中日双方商定停战后,日军中途违约,在9日、10日向中国守军的进攻,又没有得到什么便宜。于是,日本方面又要求集训进行谈判。
11日上午11时左右,天津日本军部参谋长桥本群,突然拜訪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北平市市长秦德纯,表示要求谈判。桥本群是个老练阴险的侵略分子,他亲自访问秦德纯,当然有特别的用意。
当天,中日双方就停战问题,进行谈判。中国方面参加的有秦德纯、陈党生、魏宗瀚等。日本方面参加的有桥本群、今井武夫等。今井武夫也是侵略中国的老手,他们参加这次谈判,主要是想探得中国方面的口气,了解中国方面的态度,并不是真正有意和谈。
在和北平中日双方进行谈判的同时,在天津,中日双方也开始了谈判。
在天津方面、早先也进行过停战谈判,是由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和日本方面进行谈判。
自宋哲元到天津后,就亲自主持谈判,在左右计议奔走的有陈中浮、齐燮元、邓哲熙等人。经过双方谈判,11日商定下列几项:
1、中日双方即停战撤兵;
2、中国的二十九军仍驻永定河以西,日军由卢沟桥撤退到丰台,再由丰台撤退到天津、通州等处。宛平县城仍由冀北保安队驻守;
3、其他问题,继续会商。
日本方面在双方会商时,又主张不签任何文字规定,替撕毁协定留了条后路。
下午7时左右,会商结束,当即派林耕字、周思端、中岛、樱井等为撤兵监视委员,赴前线监视立刻撤兵。仅在会商后的一小时,日军又开枪进行挑衅,直到当晚12时后,尚未停止。
12日,卢沟桥前线大井村、小井村、五里店、刘家口、大瓦窑一带的日军不但没有按约撤退,而且在构筑工事,架设电线,安装掩护物,运卸子弹;在一些高地都架有大炮;附近重要路口,设岗加哨,戒备森严。日军的撤兵协定,显然又是掩饰进兵的故技。中国军队因日军屡次背信,也将宛平已撤的驻军开回防守,并夺回卢沟桥附近之回龙庙和龙王庙。这天,日军占领天津车站。
伴随着日本侵略者的“谈判”,就是大批的日军源源运来。从12日到14日晨1时短短的时间内,日军开往天津的兵车有15列,运到步、炮兵的四千六百名以上,其他部队也在陆续运输中。
国民党当局对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布置,视若无睹,仍醉心于“停战”谈判。13日夜间,中国方面的谈判代表,继续竭力奔走,与日本方面接洽。14日,二十九军旅长张凌云等,与日本方面的代表樱非、中岛、寺平、嘉田等,共赴卢沟桥前线,监视双方撤兵。
也是在这一天,天津日侨的在乡军人、日侨义勇队二千多名,在日军当局的支持下,武装开往丰台助战。晚8时左右,驻天津的日军,有步兵一千五百名,炮二十四门,机关枪四十五挺,汽车五辆,骑兵三十多名,自海光寺日本兵营出发,开往丰台。
也是在同一天内,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在天津英租界十九号路进德社,召集二十九军与冀察要人张自忠、齐燮元、陈觉生、邓哲熙等人,讨论对日军的和平办法。
而日军方面,日本新任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在14日午后2时,召集了在华北日本陆海军干部人员会议。陆军方面出席的有桥本群、和知、大木、池田、冢田等,海军方面出席的有驻平津武官小别、驻津领事荻原、大江、村上等。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茂,也特地坐飞机来参加了这个特别会议,讨论对中国进一步武装侵略行动。
15、16两日,中日双方作非正式谈商。但日军川口师团开到天津,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部队也开到关外,待命入关。日方增援部队源源不绝。16日,日军第五、六、十、十二、十六等五个师团,移往前钱,赶筑工事,作战斗准备。17日,大井村一带,日军的枪炮声又起。
18日,宋哲元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在偕行社会谈。香月清司一向敌视中国,他和宋哲元的谈判,显然是一种阴谋。
在日军急于借谈判拖延时间进行军事布置和宋哲元急于求和停战保持实力的要求下,双方在18日达成了协定的细目。根据英、美方面报纸的透露,要点有:
1、中国向日方道歉并惩罚“肇事”人员;
2、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撤到永定河以西;
3、取缔抗日活动;
4、厉行反共的计划。
宋哲元违背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日本侵略者商定了妥协投降的条件,这是和南京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朱哲元还发表了通电,称卢沟桥事变是“局部冲突”“小冲突”,拒绝各方面对抗日的捐赠。
宋哲元是为保持他在冀察的军政势力,以谈判来换取和平,争取日本侵略者停止对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但是这个自私的算盘打错了,在短短缓和的空隙里,日军加紧做了进一步的军事布置,实际上潜伏了更大的危机。
八、全国人民对第二十九军爱国将士的支援
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进攻,充满了爱国的义愤。
在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就发表了通电,号召全国人民立即起来应付这个新的大事变。通电中说:“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打算。”这个通电表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立场,鼓舞了全国人心。全国人民,特别是华北前线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抗日活动风起云涌。
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中国共产党的北方党组织,立即通过群众团体来进行各项救亡工作。当时的中心口号是:一、反对日本占领卢沟桥;二、驱逐华北日军出境;三、拥护二十九军保卫华北;四、要求南京政府调大军北上抗日;五、打倒汉奸陈觉生。
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对二十九军爱国将士的支援,起了很大的作用。早在卢沟桥事变以前,有着光辉斗争历史的长辛店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号召和领导下,运了大批枕木、铁板和铁轨,帮助宛平县城内守军修筑坚固的阵地。战争爆发后,二十九军的战士们立即进入阵地抵抗,日军虽用几十门大炮轰击,炮弹密密麻麻落在宛平城内,但驻守军能坚守阵地继续抵抗,给侵略者以打击,这和长辛店工人的援助是分不开的。
8日当天下午,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市学生联合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四个救亡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派出代表四人,带了大旗和花圈、冒着枪林弹雨,到前去慰劳,并准备在宛平城内开一个追悼阵亡将士的军民大会。守城将士們十分感动,一个军官说:“诸位能够不怕敌人的炮火和枪弹,冒着危险来看我们,这种不怕死的勇敢精神真正可佩,我们一定要坚守地,打击日寇!”
北平作家协会、东北同乡会等团体,都在炮声中联合在一起,成立了各项工作临时委员会,支援前线。
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东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妇女联合会、华北民抗等团体,组织了抗敌后援会来进行各项救亡工作。
9日一早就落雨,战斗仍在进行。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在上午7时,雇了一大汽车,满载香烟、食品等,去慰劳守卫北平的士兵们。有的军警见学生们冒着大雨来慰劳,感动得流下眼泪,表示决心,准备顽强地打击敌人。
平、津各学校都成立了抗战后援会,或临时工作委员会,分头做情报、战地服务、募捐、慰劳等工作。经过“一二·九”运动锻炼的北平学生,在“一二·九”运动后,即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事变发生后,工作更紧张,战区服务团第一批马上出发。没有出发的六七百人,都已预备妥当,等候出发的命令。他们的工作是:一、通訊组,收发电讯、打旗语、写信;二、交通组,送信、开汽车、传达命令;三、救护组,救护伤兵和前线民众。许多女同学都参加了救护组。
北平学生联合会听说前线需用麻袋,就发起捐集一万条麻袋运动,很短时间内就超额完成了任务,募捐的麻袋和面袋,堆积如山。
许多爱国学生在党的号召下,直接参加军队,投入抗日战争中去。“若干女青年,也都擦去脸上的脂粉,脱去华丽的衣服,走上战场。”
在战争地区的农民,负担更重,出粮、出草、出柴、出民工……,特别是长辛店一带的农民,帮助军队修路、送饭、送情报、抬伤兵、运输物资,日夜不停地工作,但大家丝毫也不叫苦,还唯恐供应不周到。
有一位五六十岁的农民,日夜工作,肢体都肿了,仍坚持工作不肯休息。许多农民日夜不停地赶着自己的毛驴给前线运送物资,忙得几乎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可是他们还说:“这是国家大事,不比往常,什么时候用着我们,招呼一声就来了!”有的说:“我们希望早日赶走日寇,就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许多三轮车工人,争着拉伤兵,不要任何报酬。
妇女们开设了救护班,训练妇女做前线救护工作。
新闻界派大批记者,冒着危险到前线去采访新闻。
红十字会等二十六个团体,组织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救护队,到前线去服务。市民们也纷纷自动捐献,支援前线。还有的住户蒸馒头、煮绿豆粥送给守城的军警。
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兵到北平时,大家都抢着去慰问。士气民心,都很旺盛。
卢沟桥的炮声,振奋了全国人心,人民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有许多大学生和爱国人民自动要求参加战斗,甚至光荣牺牲。全国各地纷纷拍电,表示支持。当时全国人民真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保卫国土,不甘做亡国奴。
全国人民的支援,卢沟桥守军以莫大的支援和鼓励!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全部经过,历史不容篡改,希望日本能正视历史股票的杠杆交易,知错改错,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今日之中国,绝不容许此等恶心勾当,抹黑曾经为中华民族抵御侵略者的每一位英雄!
发布于:四川省Powered by 线上股票配资申请_在线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股票配资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