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股票配资申请_在线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股票配资申请
线上股票配资申请_在线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股票配资申请
有杠杆的股票交易平台 张廷玉:历3朝活83岁,雍正让他位极人臣,乾隆为何要抄他的家_康熙帝_权力_父亲

有杠杆的股票交易平台 张廷玉:历3朝活83岁,雍正让他位极人臣,乾隆为何要抄他的家_康熙帝_权力_父亲

张廷玉有杠杆的股票交易平台,清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汉族大臣,堪称是个时代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荣华富贵,身居宰辅重职,先后担任了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重要职务,是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文臣,同时也是唯一一位享有此荣誉的汉人。他的经历和成就,使他成为清朝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张廷玉的仕途可谓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在康熙和雍正两朝间的高峰时期。特别是雍正帝在位期间,张廷玉被重用,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突出的贡献,更在推动制度改革和吏治整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帝的信任使得他成为了雍正帝最依赖的大臣之一,雍正去世前甚至曾遗诏任命张廷玉为顾命大臣。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虽然继承了父亲的信任,但随着张廷玉性格的变化以及两人理念上的差异,二人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张廷玉的家宅被抄,令许多汉族官员感到心寒,进一步加剧了朝堂上满汉之间的争斗。

展开剩余82%

那么,张廷玉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乾隆帝为何会对他下如此狠手?他的命运又是如何走向悲剧的呢?

张廷玉出生在1672年的安徽桐城,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他的父亲张英,曾是康熙帝的重臣,深得康熙帝的器重,也曾是雍正帝的老师。张廷玉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才情出众。二十多岁时便通过科举成为举人。1697年,年仅25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为会试的主考官正是他的父亲张英,为了避嫌,他没有参试,也因此耽误了四年。后来,张廷玉因母亲去世,父亲张英升官,他本可凭借门荫之路入仕,但他选择参加1700年的会试并一举高中,之后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而翰林院庶吉士被视为“储相”,即使无法成为宰相,至少也能官至高位。

凭借父亲的背景和自身的才华,张廷玉很快得到了康熙帝的青睐。1703年,康熙帝任命他为翰林院检讨,第二年便让他进入了南书房。南书房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书房,更是一个集政务、军事决策于一体的权力中心,是军机处的前身。能够进入南书房的官员,几乎都能够身居高位,因此,这一任命标志着张廷玉的政治生涯开始攀升。

张廷玉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得益于他与康熙帝之间的特殊关系。康熙帝不仅把张廷玉当作自己得力的助手,更是把他当作知己。每天从早七点到晚九点,张廷玉都紧随其后,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事务,即便是康熙帝到热河避暑或巡视边疆时,张廷玉也常常随行。在这些场合中,张廷玉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帮助康熙帝处理政务和机密事务。在康熙帝心中,张廷玉不仅是一个得力的臣子,还是一个值得深信的朋友。

随着时间推移,张廷玉的职位不断上升,1720年他被任命为刑部左侍郎,开始接触更为复杂的政治事务。康熙帝也显然在为雍正帝储备人手,张廷玉的表现出色,很快便获得了康熙帝的肯定。随着雍正帝的即位,张廷玉的仕途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雍正帝刚刚继位,便需要培养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张廷玉凭借卓越的学识和过人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雍正帝的重用。

雍正帝对张廷玉的期望颇高,他不仅以自己的老师张英的儿子为由,还看中张廷玉的气度和才学,把他定位为“宰辅之臣”。雍正帝将张廷玉推向了更高的职位,让他参与到大多数重大政务的决策中,甚至在草拟诏书时也常常依赖于他。在雍正帝的宠信下,张廷玉开始担任礼部尚书,成为雍正帝内阁的重要成员。

雍正时期,张廷玉不仅帮助雍正帝处理朝政,还在军事、外交等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1727年,雍正帝为应对准噶尔部的威胁,极度依赖张廷玉的支持。张廷玉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机智,帮助雍正帝制定了有效的军事对策,即使在战局复杂的情况下,张廷玉也从不离开雍正帝的身边,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正因为如此,雍正帝在1729年设立了军机处,张廷玉成为首批军机大臣之一,这一决策标志着张廷玉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到了1731年,张廷玉已经身处清朝政坛的顶峰,既是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权势日益加重。然而,随着乾隆帝的即位,张廷玉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乾隆帝继位后,虽依照雍正帝遗诏继续让张廷玉辅政,但他逐渐倾向于“重用满臣,抑制汉臣”的政策,张廷玉的权力也开始受到削弱。

乾隆帝在位初期,曾给予张廷玉一定的重用,但随着二人权力斗争的逐渐加剧,乾隆帝对张廷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借故打压张廷玉,不仅废除了他的一些权力职务,还在1750年将其家族和产业进行了抄查。乾隆帝甚至将张廷玉牵连进政治案件中,并要求他退还所有皇帝所赐的物品,张廷玉的家宅也被彻底查抄,直到最终仅剩下几千两银子。乾隆帝对他的打压,标志着张廷玉辉煌仕途的终结。

此时的张廷玉,已经无法再回到昔日的高峰。他的年事已高,心情也日益沉重。虽然乾隆帝没有直接清算他,但却通过逐步削弱他权力的方式,令张廷玉不得不在最后的岁月中忍受屈辱和失落。张廷玉最终在1748年提出辞职,然而乾隆帝并未批准,反而通过将他一系列权利进行调整,逐渐逼迫他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张廷玉有过辉煌的时刻,但他的结局却并不美满。在乾隆帝的打压下,张廷玉最终回到了家乡,度过了晚年。他的仕途虽辉煌,但也在复杂的满汉之争和朝廷斗争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张廷玉的命运,最终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

发布于:天津市

友情链接: